形勢與政策碳中和論文(碳中和的政策和措施)
未來,中國城市化將面臨城市產業、城市治理和可持續發展三大調整,突破這一局面的關鍵在于技術突破和創新。
三月二十日“中國發展論壇”年,中美綠色基金主席、前國家發改委發展規劃司司長徐林指出,中國在發達國家40年的時間里經歷了一個世紀的城市化進程。今天,中國的城市化率在61%左右,城鄉收入差距在2.6倍以上,農業勞動生產率與非農勞動生產率的差距更大,這將成為中國城市化的動力。
他認為,,未來,中國城市化將面臨城市產業、城市治理和可持續發展三大調整,突破這一局面的關鍵在于技術突破和創新。
徐林在論壇上指出,在過去40年中,中國經歷了發達國家數百年的城市化進程,F在城鎮化率在61%左右,中國城鎮化水平將進一步提高,因為城鎮化的動力來自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公共服務差距、第一產業與非農產業勞動生產率的差距。
他介紹說,目前我國城鄉收入差距仍然是2.6倍多一點。農業勞動生產率與非農勞動生產率的差距更大。這種差距使得勞動力從低勞動生產率部門向高勞動生產率部門轉移。這種轉移伴隨著一國工業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這是國家的一種進步。
徐林認為,,中國未來城市化面臨的挑戰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城市產業的可持續性問題支撐著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
二是城市治理能否適應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
第三,城市化帶來的可持續發展挑戰。
他認為,這三大挑戰的最終出路在于技術變革,因為只有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在提高中國勞動力成本的過程中,我們才能繼續催生出勞動力水平更高、附加值更高的新產業。
在社會治理方面,,城市越來越大,城市群隨著大都市圈規模的不斷擴大,整個社會治理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城市是公共衛生和城市社會治理的嚴峻考驗。中國在新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智能技術和數字技術方面解決了許多城市治理問題。智慧城市將使城市社會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更加高效、精準。
在可持續發展方面,中國提出了碳達峰和碳中和的明確目標,未來90%的碳排放可能來自城市工業、城市居民和城市建筑,上述目標的實現主要依靠綠色低碳技術的創新,這些技術的不斷突破將使中國城市變得更好。
有關更多信息,請下載21財經應用程序
作者:夏旭田
編輯:李博
主管編輯:李劍華實習生余笑敏
推薦文章
- 碳中和服務軟件(碳中和設備)
[對于高質量能量含量,請單擊右上角添加';注意';] 9月28日,在能源基金會,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所,清華大學全球變化研究所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在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研究院的聯合支持下,2021屆中國清潔空氣政策合作年會(...
- 碳中和碳達峰形勢政策(碳達峰碳中和相關產業)
新華社北京10月27日電問題:推廣碳達峰、碳中和如期實現目標——口譯《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白皮書新華社記者高敬周圓應對氣候變化關系到中華民族的可持續發展,關系到人類的前途和命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7日發布《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
- 碳達峰碳中和帶來啥機遇(習近平:深入分析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面臨的形勢任務 扎扎實實把黨中央決策部署
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6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深入分析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切實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決定和部署新華通訊社北京1月25日——1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了巨大努力碳達峰第36次碳中和目標集體學習。中共中...